施行管教的最终目标是什么?痊愈。
在从“灵”开始做父母的领域里,管教引发的问题多过其他任何一个话题。“路线修正”的环境将对符合《圣经》的管教进行阐释。不过,我之所以选择“路线修正”一词,是因为我很喜欢其中所蕴含的形象寓意。
作为父母,管教孩子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耗时费力的事。我们应当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?我们的管教将如何反映出神的属性?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不能轻视为人父母的角色。
本书第三章到第五章,我们谈到如何奠定一个稳固的根基,以帮助孩子在基督里找准身份定位,而这一身份既是在神的“大故事”中的身份,又是神以恩典邀请我们所加入的信仰群体中的身份。接下来,我们还探讨了如何在这个根基之上追求一个更伟大的目标,而不仅仅追求自己的利益。“服侍”、“走出舒适区”和“责任”塑造的是“向外”的心。然而,在这一切努力之中,我们的孩子肯定会有出错需要“路线修正” 的时候。
绝境往往驱使我们去从某本书、某个人或某种策略中寻求帮助,以便我们胜利完成“路线修正”的伟大任务。按照圣经原则管教孩子有时令人筋疲力尽,甚至使最用心的父母也必须跪下来祷告。饶有意味的是,想要从“灵”开始教养孩子,我们就要首先这样做。我们应当先来到耶稣面前求问,“你希望我如何将你赐给我的这个孩子带回正路?”我们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,更不是干脆放弃。这个降服的行动能够预备我们去理解在“路线修正”中神对我们的殷切希望。
《希伯来书》的作者对“路线修正”进行了解释 :
凡管教的事,当时不觉得快乐,反觉得愁苦,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,就是义。所以,你们要把下垂的手、发酸的腿挺起来,也要为自己的脚,把道路修直了,使瘸子不至歪脚,反得痊愈。(《希伯来书》12章11-13节)
当我们在这段经文中寻求神对于管教的设计时,不可断章取义只看11节。的确,我们可能赞同“凡管教的事,当时不觉得快乐,反觉得愁苦”,但如果仅限于此,我们就可能误以为管教完全是一种痛苦、负面的经历。那种所谓的管教应该叫做惩罚。惩罚自身总伴随着逃避、责备、罪疚和羞耻。然而圣经管教的目标完全不同,它具有更高的救赎性!
惩罚的问题
如果行为错误带来的只有疼痛和惩罚,不久我就能想出一个“应对之策”。一些孩子(还有成年人)如果认定自己不值得为某种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,可能会靠着意志力不再犯罪或停止这种行为,更努力地避免犯罪或把事情搞砸。于是人生就成了达拉斯·维拉德称之为“罪愆管控”的漫漫苦旅。这种方式的症结在于人的根源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他们也没有机会来到光明中得到修复。随着孩子长大成人,他们会越发意识到自己的堕落,而“罪愆管控”可能成为他们的常态化任务——病根还在那里,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,羞耻和罪疚依然充斥内心,使他们想要躲避神的面。
记得亚当和夏娃吗?他们在犯罪、能分辨善恶之后,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。然而,出于对神的恐惧,怕受到他的“惩罚”,他们很快就开始推卸责任、躲藏逃避,产生罪疚和羞耻。神却来呼唤他们不要躲藏,而要敞开、诚实地面对他们的罪。
当然,他们必须为自身行为承担后果,但同时神也应许会铺设一条修正的路线,不单为亚当和夏娃而设,也是为全人类而设。神应许救赎者有一天要来,他必为人类带来胜利和修复。和我们一样,亚当和夏娃需要的远不止是惩罚。他们需要的是永远解决罪的办法,而不仅仅是一个暂时控制住局面的权宜之计。
在我们家里,出于几个原因,我们决定不使用“惩罚”这个词。如果你仔细看《希伯来书》12章中的经文,会发现里面并没有任何涉及“惩罚”的内容。《圣经》中的“惩罚”是指神震怒的临到。的确,我肯定你有时也和我一样,十分希望孩子可以领教到神的震怒——然而在基督里,我们不用担当神的震怒。哈利路亚!
因此,我们要留心为孩子做好榜样,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走在属神的道路上。我们要让他们接近神,明白神对他们生命的计划,把他们带到真理里面。当他们不可避免地犯错时,我们就要为他们修正路线,使他们清楚自己和那位圣洁之神的关系状况。
从罪中得医治
“路线修正”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?如果惩罚是神的震怒,那么根据《希伯来书》中的经文, “路线修正”或圣经管教的目的是什么?就是13节的最后一个词:痊愈。作为父母,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施行管教的最终目标,就是使他们从自己的罪中得到医治而痊愈。明白了吗?再来一遍:作为父母,我们在孩子生命中施行管教的最终目标,就是使他们从自己的罪中得到医治而痊愈。
如果我们能够在家中接受这个事实,那么藉着基督,我们的孩子将最终经历属灵的医治。当我们在罪中时,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取得成功时所经历的那种爱。然而,对于在基督里的人来说,这是一个符合《圣经》的概念。什么都不能叫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(参罗8:38-39)。即便在被修正时,我们与神的关系也不会改变,而这正是我们的心灵需要医治的时候。在受伤期间经历的爱弥足珍贵。如果让我们的孩子体验到这样的恩典,将会怎样呢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本文摘自米歇尔·安东尼所著的《从灵开始做父母》
书籍:https://www.befaithful.net/node/70
视频课程:https://www.befaithful.net/node/41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