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. 第三次世界大战对宣教意味着什么?
Q
在过去的一年里,全球紧张局势愈演愈烈。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“第三次世界大战”居然成为近几年推特上的热门话题(说实话,真是太热门了)。这就引出了今天住在印第安纳州费舍尔的马尔科姆的问题。他的邮件与去年我收到的许多其他邮件观点相似。
马尔科姆写道:“约翰牧师,您好。我今年22 岁,经常为世界的现状感到焦虑。几年来,我们过着相对和平的日子,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。但现在乌克兰和巴勒斯坦都爆发了战争,台湾也面临战争威胁。世上各大军团似乎正从长眠中苏醒。北约正在日益壮大。西方敌人正在联合起来。军火制造商正在疯狂生产武器。
当我们步入这个全球紧张局势的新时代,当您看到新闻——打仗和打仗的风声——你对全球冲突有什么属灵上的思考?圣经中似乎有不少经文是讲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的。当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充满敌意,而且世人越来越公开地谈论,认为不久的将来真的有可能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时,您如何用圣经真理和神的至高主权来宽慰自己?”
约翰·派博牧师的回答:
好的,我想我可以用一个一般性的圣经观点来回答马尔科姆的问题,即神对国家、教会和我的生命拥有绝对主权,然后我会将这种主权与祂甜美且宝贵的应许结合起来,即神使万事互相效力,叫爱祂的人得益处(罗马书8:28)。我可以做到,那就太棒了!太荣耀了!
不过,我想更具体地回答他的问题,因为去年10月我在准备一篇关于宣教的证道时刚好有些感悟。这启发了我,正好可以回答马尔科姆的问题:“约翰牧师,面对世界上的这些动荡,您是如何宽慰自己的?"
因此,这就是我想做的。我想谈谈在我们现处的环境中,由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安引发了人们特别的担忧——即在打仗和打仗风声时期,全球宣教事工会发生什么变化?这件特别的事让我深感忧虑。
战时的宣教
我想我们中的许多人时不时都会深感焦虑,担心社会动荡、政治和军事分裂会使教会分心、威胁到教会,叫我们放弃、忽视或淡化耶稣要使万民作祂门徒的大使命。
我们可能觉得:“好吧,宣教的事得先放一放,因为世界即将爆炸,并且完全毁灭。当某地即将爆发战争,差派宣教士去那地又有什么用呢?”我想,这就是我们对战时世界宣教的看法。
因此,我把马尔科姆的问题变得更具体一些:不只是“活在一个即将被战争吞灭的世界里,我该如何宽慰自己?”而是“当世界走向毁灭时,我该如何坚固自己的手,保持专注并继续推进全球福音布道事工?" 这就是我要面对的问题。
火热的基督徒会去宣教
2. 自由
去年10月,我在伯利恒准备我的全球焦点布道时,看到了《马太福音》24章5至14节以及战争与宣教之间的联系。我以前从未将两者联系起来。事实上,这段经文就是耶稣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所说的话——我认为《马太福音》24章5至14节中的这些经文,是耶稣想要提醒我们,每个世代出现的这些征兆,是让我们举目祷告,我们得赎的日子近了。祂是这样说的:
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,说:‘我是基督’,并且要迷惑许多人。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,总不要惊慌;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,只是末期还没有到。民要攻打民,国要攻打国(这是国际动乱,接下来是自然剧变、灾害);多处必有饥荒、地震。这都是灾难(“灾难”原文作“生产之难”)的起头。(马太福音24:4-8)
因此,耶稣描绘了神国度的降临,祂为宇宙的新生,而自然灾害就像是分娩的阵痛。祂接着说:
那时,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,也要杀害你们;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。那时,必有许多人跌倒,也要彼此陷害,彼此恨恶;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,迷惑多人。只因不法的事增多,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。惟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。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,对万民作见证,然后末期才来到。”(马太福音24:9-14)
几十年来,我在许多宣教大会上都曾说过,尽管在历史最后的日子里,实体教会中许多人的爱心会变得冷淡(第12节),但福音要传给万民——祂说,即使我们被万民恨恶——这一应许也终将实现。
但是,在这个大灾难时期,将福音传遍万民的基督徒不会是那些爱心变得冷淡的人,对吗?面对迫害和杀戮,他们对耶稣的爱将是火热的,而不是冷淡的。换句话说,不是每个人的爱心在末世都会变得冷淡。忠心的基督徒将完成大使命,而数以百万计的不冷不热的人会离开教会,就像从火堆中滚落的不温不火的煤炭。
以上这些观点我以前也曾看见过,但这一次,当我默想这段经文时,我看到了战争与宣教之间的联系——不仅仅是冷淡爱心之人离开教会与宣教的关系,而且是军事动乱与宣教之间的关系。
绝不应停止前进
因此,第6至7节和第14节:“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……民要攻打民,国要攻打国……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,对万民作见证,然后末期才来到。”这段经文前后的联系清楚地表明,“打仗和打仗的风声”不会拦阻神的宣教。这就是我在这段经文中新看见的教训。尽管有时民要攻打民,宣教仍将完成。
好了,即使我这么说,我知道可能会有人反对,甚至这种反对是合乎圣经的,因为和平年代更有益于教会。我们说这话并非出于无知,从历史上看,战争和社会动荡阻碍了宣教,我们当然知道这一点。是的,确实如此。这是事实。但又有多少挫败最终却成为化了妆的祝福呢?
例如,在1949至1953年间,传教士陆续从中国撤离,这给人感觉像是一种挫败——真是挫败吗?三十年后,在没有传教士的情况下,中国教会增长了近乎十倍。
那么,谁知道在神奇特的方式中,哪些是进步,哪些是挫败呢?无论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会如何中断宣教事工,耶稣的话都会永远立定。打仗和打仗的风声不会阻止全球的福音传播。在恨恶、冷淡和打仗中,福音将传遍万民,然后末期才来到。
历史的述说
为了检验我的新见解是否符合历史经验,我做了一些研究,以下是我的发现。神在战时的宣教中都做了什么?
美国内战期间(1860-1865),萨拉·多雷姆斯(Sarah Doremus)成立了美国女公会(WUMS),差遣单身姊妹到亚洲传道。圣公会在海地开展事工。巴黎福音传道会在塞内加尔开展事工。伦敦传道会出版了第一本萨摩亚语词典。戴德生(James Hudson Taylor)创办的中国内地会(即今天的OMF),向亚洲差遣了数千名传教士。与此同时,美国人沉浸于内战中。
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(1914-1918 年)呢?在此期间,施达德(C.T. Studd)在刚果开展了一场伟大的复兴运动。跨宗派外国传教协会(IFMA)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(1939-1945)又如何呢?威廉·卡梅隆·汤森(William Cameron Townsend)创立了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。新部落宣教差会(New Tribes Mission)成立,其愿景是向玻利维亚的部落族群传福音。美北浸信宣道会成立,现更名为世界宣教会(World Venture)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浸信会总会成立了自己的传教士差派机构,也就是我们教会所属的宗派。航空宣教使团(Mission Aviation Fellowship)成立,远东广播公司(Far East Broadcasting Company)成立,海外差传协会(Evangelical Foreign Missions Association)成立——所有这些机构协会的成立都发生在可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。
朝鲜战争(1950-1953)呢?世界福音派联盟成立,白立德夫妇(Dr. Bill Bright & Vonette Bright)创建了学园传道会,环球电台成立。
相信你现在已经明白了。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并不能阻挡神完成世界宣教工作的应许,而以上例证只是事实的一小部分。所以,马尔科姆,这就是主最近在我生命中用来坚固我的方法,鼓励我继续从事这项伟大事工。
添加新评论